思捷环球也未扛得住业绩的持续低迷,终于“卖身”了。
说起思捷环球或许很多人都很陌生,但是以鲜明的三条杠做logo的esprit这个牌子,恐怕很多人都不陌生,思捷环球就是esprit的母公司。
在1990年代和2000年初,esprit在国内消费者心中绝对是欧美最潮最酷的品牌。
2019年最后一个月的第一天,思捷环球发布公告称,已将内地的业务经营权在12月2日卖给了慕尚集团。
与此同时,思捷环球和慕尚集团还将成立合资公司,从事经营服装、服装配饰以及合资方可能同意的其他esprit业务。
对此,思捷环球董事会认为,此交易为esprit创造稳健的基础以改善品牌相关性及加快增长。
慕尚集团拥有gxg品牌,其发展状况也不温不火,最终能否达到1+1大于2的效果,目前仍是未知数,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,“二者的合作更像是抱团取暖。”
01 难解的困局
中国市场的持续低迷是esprit整体发展的缩影。
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连续两个财年亏损额度让人咂舌,其2018财年净亏损25.54亿港元,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2019财年内,亏损额虽然相较于上一财年小幅收窄,但仍达到21.44亿港元。
以中国等为代表的的亚太区是表现最差的市场,与思捷环球的“轻视”态度不无关系。而且2018年,亚太市场收入同比大幅下滑34.9%至12.33亿元,在集团总营收中仅占9.5%的比重,其中其总部香港市场仅有1.02亿港元的收入,为2008财年其在香港市场收入8.36亿港元的12.2%。根据数据统计,2020财年一季度,亚太市场收入进一步下滑,暴跌44.4%,单季收入仅剩1.75亿港元。
esprit一直把德国视为最主要市场和核心,并在2002年将亚太区和北美区都归并到欧洲的行政级别之下。德国这一市场2019财年录得66.87亿元,同比下滑达14.2%,营收占比高达51.7%;德国以外的欧洲、美洲及中东国家地区,贡献收入50.12亿元,同比减少13.1%,营收占比为38.8%。
随着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,欧洲消费市场已然改变,而esprit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市场的不重视,尤其是“完美”错过了中国市场快时尚品牌以及电商红利的红利期,尤其在zara、gap、hm等快时尚品牌将中国作为发展主要市场,以及积极布局电商平台时,esprit仍仅坚持线下渠道,而且在产品设计以及创新上守旧固化。
公开数据显示,虽然思捷环球2019财年在电子商店上的收入达37.28亿港元,比2018财年的27%增长至28.8%,但是96.5%的收入来自欧洲市场,亚太市场电商收入仅有可怜的1.31亿港元的收入。而在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中国,其收入占比或许可以忽略不计,至今为止esprit天猫旗舰店的粉丝数才仅180万,与头部服装品牌粉丝数量差距较大。
“运营总部在德国、设计部门在香港的思捷,从设计师到管理层都对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缺乏了解和重视。”业内人士如是说。
因为业绩不景气,esprit陆续在关闭门店,根据数据统计,仅2016年一年,其就关闭了1376家门店,截至2016年年底,思捷环球还共有6161家门店。近年来其关闭门店的速度还在加快。2019财年,esprit净销售面积同比减少49.6%,截至今年6月底,esprit已经在其上市地香港关闭了多家门店,包括尖沙咀和礼顿中心两间标志性旗舰店,目前,其在香港地区的门店仅剩下五间。
尽管持续关店并不断退出亏损市场,但过去两个财年,思捷环球仍亏损近50亿港元,而且esprit全球各个细分市场均处于大幅下滑状态,且这一趋势在加剧。
2006年起,创始人邢李㷧先后辞掉了思捷环球集团董事会主席和ceo的职位,并不断减持思捷环球股份。据不完全统计,他先后减持股份10余次,至2010年完全抛空思捷的股票,总计套现约233.28亿港元。
自邢李㷧退出思捷环球管理层之后,思捷的股价也日益“惨不忍睹”,由2007年的最高位104港元/股跌至如今(截至12月17日收盘)的1.61港元/股,市值也由1770亿港元缩水到如今的30亿港元左右。
目前来看,思捷环球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销售市场,几乎看不到反弹的迹象。
在2018年esprit在香港的投资者大会上,其首席执行官anders
kristiansen无奈的说道,“esprit不是快时尚品牌。但是现在esprit自身的定位出现了不一致,我们不知道我们代表了什么,由于缺乏消费者关注,我们已经与他们(消费者)失去了联系。”
品牌老化、服装市场竞争激烈、产品供应链过弱、对中国市场不够重视,未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做出品牌发展调整,esprit衰败也是必然的。
02 逝去的辉煌
esprit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的休闲品牌,1968年成立至今已有51年的历史,品牌涵盖女装、男装、运动、童装、饰品、内衣等。
其创始人也大有来头,是全球户外用品行业巨头the north face的创始人douglas tompkins。
esprit变得流行,这与当时盛行的嬉皮文化有很大的关系,而且esprit的创始人tompkins夫妇还创新了售卖服装的新形式,在他们的大众迷你巴士上卖esprit服装。吸引了不少当时追求特立独行、超酷年轻人的追捧。
esprit成功拿下当时的美国年轻消费者这一受众群。
随着esprit的流行,其设计和营销也越发大胆和创新,大胆启用艺术家、建筑师作为广告模特,并在宣传中加入人们当下最关心的社会话题,在那个品牌都爱用明星代言广告的年代,esprit就显得特别酷。
1980年代,esprit一度成为美国青少年最喜欢的服饰品牌之一。
真正把esprit推到国际高度,douglas tompkins则要感谢香港商人邢李㷧。
或许很多人都对这个名字陌生,但是说到他的另一个身份——林青霞的丈夫,相信不少人都会恍然大悟,原来是他。
1971年,年仅21岁的邢李㷧在美高织造厂工作时,认识了esprit创始人tompkins夫妇。
1972年,esprit的创始人tompkins夫妇来到香港,希望借助亚洲市场相对低廉的采购成本加大力度推进esprit的成衣业务。而此时,邢李㷧的香港远东有限公司则顺利成为esprit的原料采购代理商。
1993年,邢李㷧将esprit亚太业务和资产打包,在港交所上市,4年后通过收购esprit欧洲业务,将整个品牌业务收入囊中,并更名为思捷环球控股有限公司。
2003年,火爆一时的esprit帮助邢李㷧以18亿美元的身价首度登上《福布斯》全球10亿美元富豪榜,名列第310名。
依靠esprit品牌和业务,其母公司思捷环球曾在2007年一度创下1770亿港元巅峰市值,是当时消费品牌里面绝对的龙头老大,相当于现在的3个李宁,而且早在12年前,esprit便已达到了安踏如今的市值。
2008年,思捷环球营收高达372亿港元,64.5亿港元的净利润更是创下公司的最高纪录。
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,没有长盛不衰的企业是亘古不变的定律。esprit也不能避免。
03 有无翻身希望
企业发展中有高峰便会有低谷,关键看其如何应对,能否把握时机及时做出发展策略调整。
目前,esprit亟需拿出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。
或许将内地经营权转手给慕尚集团是一次新的尝试。
“思捷环球与慕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,是看中了慕尚集团自有的新零售平台和有大数据支持的线上、线下渠道,这将成为思捷环球重塑品牌的重要一步。”业内人士如是说。
2019财年的21.44亿港元亏损较于2018财年的25.54亿港元有小幅度收窄。面对公司发展颓势日益加剧,esprit也开始根据快时尚品牌的特点做相应调整,大量削减供应商,缩短从设计到上架的时间等,而且通过关闭盈利能力较弱以及不盈利的店铺,希望改善目前的窘境。
虽然其业绩仍不景气,2019财年其收入下滑16.3%至129.32亿元,以及公司整体毛利润同比下滑1个百分点至50.3%。
但思捷环球首席执行官anders christian
kristiansen在2019财年财报发布时仍乐观表示,“与12个月前相比,我们的处境已大大改善,如无意外的情况下,预计集团能在21/21财政年度前达到息税前利润实现收支平衡的目标。”
而且在2018年,esprit首次针对当前公司颓势表态,要进行品牌重组,包括强化品牌形象、提升客户体验、优化推出市场产品、重建成本基础、改善批发模式、构建强大架构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着手的策略计划,目标是把esprit
重塑成为标志性品牌。
日前,首席财务官邓永镛透露重组计划顺利,香港总部租金开支减少了75%,非店铺员工总量也削减了28%。思捷环球执行主席柯清辉还补充道,香港部分地区的店租因社会事件而有所调整,因此若局势平息可能会考虑在香港开店。而且未来esprit还将着眼于亚洲市场的进一步扩张,在未来的五年内在亚洲再开设78家新门店。
与此同时,esprit在线上也开始变得积极,增加了社交媒体的支出,包括与kol的合作。另外品牌还选择将全渠道购物模式作为业务发展的关键。anders
christian kristiansen此前还透露,公司会合作salesforce inc.
升级电商业务,预计2021年春季先在英国上线新平台,从明年年中推广至其他较大市场。
或许很多人对于esprit能否重回“巅峰”已经不甚在意,只是看着昔日服装品牌的王者跌至今日这种情景,难免让人唏嘘。